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热点 > > 正文

跟着26位艺术家作品“重返自然” 明珠美术馆新展开幕-前沿资讯

2023-07-02 16:11:11来源:东方网

东方网记者包永婷7月2日报道:继2020年策划举办“以花之名——生长中的艺术人文品牌项目“之后,上海明珠美术馆新展再一次聚焦自然与艺术主题。


(资料图)

以“重返自然”为主题的国际艺术群展昨天在明珠美术馆开幕。展览展出了26位艺术家极具代表性、前沿性的缤纷自然主题创作100余件,囊括绘画、装置、雕塑、影像、摄影、行为艺术等多元媒介。

当下,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爆炸式发展,可持续发展、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全世界各界普遍关心的议题。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、策展人李丹丹表示,“此刻,不止于艺术领域,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重新感受到对自然的热爱、渴望与关切,我们也从自然中照见自我与社会,不断获得慰藉、灵感、赞叹、惊醒、启迪……”明珠美术馆邀请观众在艺术中重返自然,共同探寻面向未来的艺术与生命之径。

不分领域、不论地域,对自然的关切成为一种时代的共振。“重返自然”展览在全球范围甄选了26位艺术家,他们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,遍及亚洲、欧洲、北美洲和南美洲。展览分为“人与风景”“行旅”“绘事”“问与探”四个篇章,呈现的作品有对自然母题个人化的艺术再现与创造,有对环境议题的深刻追问与反思,亦有“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”的独特表达。

走入展厅,第一篇章“人与风景”顾名思义,探讨人与风景的关系,展出英国艺术家埃利·戴维斯的“随我来”系列作品,与瑞典艺术家组合因卡&尼克拉斯的“4K超高清”系列作品,是两组独特的大地艺术、摄影创作。他们不是简单地再现自然,而是在观看、思想、行动、再现与创造中将大自然升华为审美意义的风景。风景中留下人的痕迹。

在第二篇章“行旅”,4位艺术家不断提问、探索、行动、创造的视觉成果。将自己抛入某种“未知的自然之境”。艺术家骆丹走遍了中国西部,用镜头记录下辽阔苍凉、看似无人却处处留有人的痕迹的“无人之境”。陈萧伊以横断山脉区域的矿山与开采遗迹为聚焦切口,尝试通过更旷阔的叙事对西部山地进行“影像扫描”。袁绍珊前往北极圈艺术驻村,以空间为命题,结合影像、摄影等手段进行跨媒介创作,探讨非场所、公共空间、都巿废墟和自然之间的关系。王璜生创作了一系列以植物为元素媒介,探讨时间、过程、成长、生命、情感、记忆等话题的作品。

“绘事”是整个展览中艺术家人数最多、年龄跨度最大的展区。艺术家们叩问共同的主题。从具象到抽象,从墨分五色到斑斓缤纷,从平面到立体,捕捉符合内心思绪与情感的自然印象,锤炼语言,堆叠笔触,绘制出专属的自然画卷。比如郑祎的“福”系列作品,从远处看像是一件汉代服饰,近观却会发现是由形态万千的手捏陶瓷小蝴蝶组成。“这两件作品上有35000只陶瓷蝴蝶,景德镇民间艺人一只只手工捏制而成,每一只蝴蝶都是不一样的。”郑祎说。

在最后篇章“问与探”,甄选一系列独具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多元创作,包括诸多影像、装置等。胡项城“光影与光阴”系列、莱诺·艾斯提夫《普罗旺斯来信》,艺术家用直接拼贴粘连尚有温度的材料以重构新的生命图谱;龙盼的《铜树》《风铃》,用诗意的方式警示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干预和破坏;刘毅的《鸟鸣电台》,用号召公众参与的方式发出“重返自然”的呼唤……

此次“重返自然”展览既是绿色理念的延续,也是新的出发,是对当下中国乃至全球艺术家的自然相关议题创作的关注,同时也是一种召唤和期许,邀约大家走进自然,重新关注自然这一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议题。

重返自然”展览期间,明珠美术馆将举办专题讲座、论坛、工作坊等丰富活动,谈艺术、谈自然,也谈科学、谈哲学,学者与艺术家共谈,开辟新视角,推动绿色共识与可行性共建。

正值暑假,明珠美术馆为本次展览策划设计了儿童导览手册“重返自然”版本,分为“走进自然”“探索自然”“记录自然”“想象自然”四个版块,邀请小朋友们跟着手册一起探索展览,增加观展趣味性与知识性。明珠美术馆还将与参展艺术家深度合作,开展面向儿童及成人的艺术工作坊。

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。

标签: